生化诊断作为国内最早发展的IVD细分赛道,其存量市场依旧庞大,尽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风头完全被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所盖过,但在如今的后疫情时代,行业形势风云突变:国家财政压力空前巨大、集采逐步推进并落实,当然也包括近期如火如荼的医疗反腐。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生化诊断反而凸显出其特质和优势:技术成熟、临床应用广泛而普及;菜单丰富,检测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等等。因此,诸多企业特别是头部大厂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生化诊断这一重新容光焕发老领域,而并购则毫无疑问是新玩家快速入局的首选。

生化诊断企业的并购案例其实早已有之。2014年,中源协和全资收购老牌生化诊断公司上海执诚,从而跨界切入IVD领域;其后再次收购了原料企业傲锐东源Origene。2017年,海尔施收购浙江老牌生化诊断公司金华强盛(后更名为浙江强盛)。同年更早一些,安图生物2亿元收购百奥泰康(现更名为北京安图),从而切入生化诊断市场,后来的故事就更加清楚了,安图继续在分子、凝血等赛道通过收购开枝散叶,如今产品线之全,国内IVD厂商无出其右。

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沉寂多年的、涉及生化诊断企业的并购又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2022年,亚辉龙投资控股老牌生化诊断企业南京波音特,补齐了自己的业务短板,有望开拓更多市场空间;今年6月,新冠抗疫中大红大紫的伯杰医疗,收购了生化诊断企业浙江凯成生物。后者我相信大多数人之前是没有听说过的,而我却对凯成印象深刻,若干年前对它的拜访让我有机会深入浙江腹地新昌县,该县以一县之地汇集多家生化诊断企业,长年为人所津津乐道。而最近的一笔收购则出自迈瑞,其以9亿元收购国际老牌生化诊断企业Diasys 75%的股权,本土一哥的征途自然是星辰大海,出手更加不同凡响。

如上的并购案例表明,在其它赛道风生水起、发展壮大的实力玩家,生化诊断往往成为他们完善自身产线布局的重要拼图,原因无它,生化诊断市场既有可观的市场体量,又契合医保控费的大政方针,并吻合诸多头部大厂争抢生免流水线的产品策略,而不断扩大的集采范围,对于生化诊断头部玩家、以及想进入此赛道的新玩家而言,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相反,数量泛滥的小微生化诊断企业,想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愈发艰难,生存压力陡增。大变局必然会催生大洗牌,对于相关的一些厂商而言,并购可以成为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的理想之选。

未来,生化诊断市场将继续朝着集约化的方向演进,“大者恒大”的格局继续强化,这一点从九强生物公布的半年报里,令人啧啧赞叹的盈利数据就可以深刻感知。所以我相信未来两三年内,生化诊断领域一定还会有新的并购陆续发生。